迈畅钓鱼网

有鱼星为什么不咬钩用钓行程来解决

时间:2024-10-21 浏览次数:0

大家在钓鱼的时候肯定都会遇到过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,明明已经看到水面上都是鱼星,但是却怎么都没有吃口。有鱼却钓不到,确实很让人憋屈,而且令人非常困惑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?其实有很多因素会对鱼儿的活跃水层和摄食造成影响,比如天气的变化,夏天天气太闷热、气压比较低、水温发生了变化等。这些外界因素我们不能改变,但是我们有一种方法可以应对,那就是钓行程。

所谓的行程,就是从饵料落水到漂浮停止下沉之间水深的距离,关键点在于从浮漂立起到静止运动这一段行程,常会出现鱼讯信号,例如顶漂,黑漂,走漂……如果水底平缓,每次抛竿露出水面的钓目一致,浮漂的长度减去钓目的高度,剩下的长度就是关键点。

怎样钓行程,有何技巧?

行程长短由水深决定,关键点虽然很短,但很重要,截口往往来自于此。比如鲫鱼受缺氧,温差……的影响,此时会离底,垂钓时要善于分析鱼情,总结经验。

1.适当的延长子线长度(30公分),有利于在行程中加大左右摆幅力度,形成一种自然地飘落感,吸引鲫鱼的注意力,加之蚯蚓,红虫的自身挣扎,蠕动,力非常巨大。使用拉饵时,饵料雾化均匀洒落,面积增大,给鱼儿留有充足的时间发现,吸食。

2.钓钩要小而锋利带有倒刺(2号小金钩,伊豆2号……),便于鱼儿吞食,提竿第一时间刺破鱼唇。

3.选择高脚,枣核身,长尾浮漂,无论是钓静水还是大风大浪,稳定中缓慢下沉,延长浮漂下降速度,减慢行程诱鱼。

4.钓目越低越灵,延长行程,而且便于观察,提竿发力于手腕,刺鱼在瞬间一气呵成。

5.将固定铅坠最下面的太空豆向上移动10-30公分,加长子线与主线的长度,增加摆副力度,扩大行程。

6.抛竿后,浮漂快要立起时,适当往后拉点距离,延长饵料下降时间,减慢行程,同时起到诱鱼效果。

钓鱼是集手,眼,脑与一体的技术活,三者缺一不可。